- 最新文章
- 時事評論
最新文章
2018/06/06
「臺灣」就是臺灣的命運共同體
作者: 修平科技大學博雅學院助理教授/陳韻琦
2016年,蔡英文與川普越洋熱線十多分鐘,這是自1979年臺美斷交以來,中華民國總統首次與美國總統或當選人直接通話,川普並稱蔡為「臺灣總統」。雖然川普的副手潘斯表示這僅僅是一通「禮貌性」的電話,不應解讀成美國政府對臺政策有了新立場,至少目前是如此,但中國卻因此崩潰。川普的選戰顧問摩爾表示:臺灣是美國的盟友,如果中國不悅,那就「去他的!」川普在選舉時已曾略為提及「臺灣前途由臺灣自己決定!」日本、美國(包括川普)都幫臺灣正名了,川普稱蔡英文為臺灣總統,更是間接肯定了「臺灣」二字的地位。
「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觀念問題,不是法律問題。中華民國國號,是中文國號。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中華民國的英文國號、日文國號、法文國號、德文國號要如何稱呼?國內的國號如果牽涉到憲法,那就有得談。但是國際國號根本海闊天空(尤其是臺灣沒有幾個邦交國),川普用Taiwan稱呼臺灣,是再貼切不過的事。有人提到雷根1982跟中國簽署的817公報(八月十七日簽的公報,所以叫817公報),該公報簡單講,就是限制美國軍售臺灣的規格必須逐年降低,公報沒有法律效力。雷根用沒有法律效力的公報,滿足中國對有法律效力的臺灣關係法的反彈,是中國對臺灣一連串外交勝利昏頭之下的敗筆。日治時代離臺灣已經70年,臺灣民間一些生活習慣到現在還受日治時代的影響。美國中國建交不到40年,美國政治圈親臺的影響力仍然非常強大。臺灣雖無須因為一通電話欣喜若狂,但是更重要的是,千萬也不要在美中外交戰爭中妄自菲薄。
根據政治學的定義和國際社會遵循的標準,政治實體的主權定義必須具備四個基本要素:人口、國土、政府和國際地位的承認。嚴格從定義上看,臺灣至少具備了政治實體的前三項要素,獨缺國際地位的承認。相比巴勒斯坦國的有國際地位承認但沒有在主權政府治理下的人口和固定國土的情況,臺灣的主權地位可能更加明顯。但臺灣不是國際社會中的正式國家成員,因臺灣不是以主權國家為成員單位的聯合國成員。當然臺灣在以妥協性質的「中華臺北」名義下成為一些非政治性的國際組織正式成員,如國際奧會、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所以臺灣並非完全沒有國際地位的承認;同時,臺灣護照因陳水扁任總統時期加註的TAIWAN,作為國際旅行是被各國廣泛接受的。臺灣與許多國家也有非官方的正式關係,甚至包括提供基本的領事保護;特別是與美國有非官方的正式關係,美國有「臺灣關係法」這樣的國內立法對臺灣地位的涵蓋與保護。臺灣的主權地位其實是一種模糊和尷尬中的存在,然進一步成為正式的國際社會主權國家成員卻非常之難,主要是一系列國際條約的限定和現在得到國際承認的、代表中國主權的是北京政府。從另一方面來說,北京政府是否對臺灣擁有主權?實際上,1949年後的北京政府又確實沒有在臺灣真正行使過主權,所以這個主權是非事實的。
「臺灣」就是臺灣的命運共同體,沒有了尊嚴,臺灣人怎會有當家做主的自由,怎會有真正的民主?最多只能當中國的二等公民。至少川普這位「國際社會主流」不排斥臺灣的主權,臺灣已談得上有國際尊嚴,是臺美關係的一大步,川普亦無懼中國的小動作。有人說美國以利益為主,但那個國家不是?中國不也是為了統戰的利益想把臺灣「整碗捧去」?可至少美國有遠勝於中國的民主自由。川普提醒了臺灣人應團結,中國的極權壓制,必難以倖免,臺灣沒有袖手旁觀的選擇,也沒有坐視不理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