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 時事評論
最新文章
2018/06/06
新公共服務:公民自主
作者: 新文化基金會政策研究專員
新公共服務的觀點下,政府更側重於決策,傾向於私有化之企業家。其實新公共服務非常強調以公民為本,也就是尊重公民權的表現。但新公共服務是一個理想的理論,他的基礎架構在完整、成熟的公民社會和民主制度之下,無論是行政人員或者公民必須有意識地在從事政府即政治的活動。
在新公共服務的理論下,社會要有一定民主法治素養。現今的台灣在經歷過太陽花學運後,政府的黑箱作業漸漸被人民揭開神秘面紗。在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前,有一條政見寫道:「透明政府,全民參與」。學運過後來到今日,台灣人民變得更加關注政府的一言一行,人民對政府來說也不再只是來消費的顧客,因此以前公共管理中的「掌舵」,因為民眾日漸有公民意識,政府部門的重心應該在於決策。
在新公共服務的理論下,社會要有一定民主法治素養。現今的台灣在經歷過太陽花學運後,政府的黑箱作業漸漸被人民揭開神秘面紗。在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前,有一條政見寫道:「透明政府,全民參與」。學運過後來到今日,台灣人民變得更加關注政府的一言一行,人民對政府來說也不再只是來消費的顧客,因此以前公共管理中的「掌舵」,因為民眾日漸有公民意識,政府部門的重心應該在於決策。
對於在公共部門服務的公務員來說,如果他們被要求要有責任心、奉獻精神及公民意識,那首先公共管理機構的管理者就必須善待公務員。公務員為公民服務,但公民和顧客的差別何在?公民是具有民主素養的,而顧客則是來消費的,民眾到公共機關,目的就是為了要辦理事情,而公務員提供服務。在一般企業裡,顧客至上是有些服務企業的座右銘,但顧客有一些是不講理的。公共行政部門裡,我們預設所有進來辦理尋求服務的民眾皆為理性的公民,也是因為我們不會將「民眾至上」這要的理念放在心裡。我去年暑假在公部門實習,在面對服務民眾時,那裏的學長姐教導我要去理解民眾需要的服務,再為他指引應該要如何去達成他的目標。
就台灣的公部門來說,新公共服務的理念開始慢慢被實現,在以「服務」為本的公部門基礎底下,民眾應該要更有身為公民的自覺,公民力量的崛起、群眾智慧的提升,搭配網路、大數據、多元媒體、社群,事實上不斷互相串連著,漸漸把民主和整個社會推往一個新的里程碑。
受到這一切影響的,絕對不會只有檯面上的政客,做為執行者甚至是政策幕僚的事務官,也不可能身處這波浪潮中安然無恙、無動於衷,抗拒民眾對於政治甚或行政的涉入,或採取對立態度,更非良方。
新公共服務所提出的內涵,對照當前的台灣社會,無疑比起任何論點都還更適用,行政人員除了必要的依法行政外,應操持何種本心、怎麼面對新民選首長的政策、怎麼接受民眾越來越專業、刁鑽的政策質議及考驗,大概是從這之中應該要引申思考的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