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4/09/04 台灣氫能發展新挑戰

作者: 新文化編輯群
今年六月底,經濟部能源署公告修訂「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允許加油站兼營加氫站業務。同時,中油首座示範加氫站將落腳高雄,計劃於第三季完工,並在第四季進行測試運轉。預計年底,高雄市區將能看到氫能巴士上路,氫能車即將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氫能車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用氫氣經由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在藉由電力來驅動的車輛。由於整個過程只產生水,因此氫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氫能車相較於電動車有高續航里程、更快燃料加注速度以及重量輕等優點,非常適合商用車輛。氫氣的來源製程也有分別,像是「灰氫」是指燃料重組獲得的氫氣,「藍氫」則是採用碳捕捉、儲存 (CCUS) 技術獲得的氫氣。其中「綠氫」,也就是透過再生能源電力來電解製造而成。在製程過程中幾乎零碳,因此被視為2050全球淨零趨勢的關鍵角色之一。
    但想推廣氫能車,加氫站是現在台灣需要先面對的首要問題,台灣目前的加氫站依舊面臨著法規、社會溝通問題和設置成本問題,因此進度落後於日韓不少。像上述提到的法規修正內容有加油站得兼營加氫站業務,事實上中油表示只有12%的加油站能兼營。許多民眾不了解氫能的運作,對於氫能中的氫氣是易燃氣體的害怕而造成反對。還有加氫站本身設置成本和傳統加油站相比,單站平均成本就要約1.5億台幣,是加油站的5倍之多。
    賴政府應加強推廣新能源知識,讓民眾了解氫能的安全性是可控的,甚至比傳統燃油車更安全,並推出經濟激勵措施,以加速加氫站的設置進程。在推動氫能車方面,應與電動車同步發展,利用兩者不同的優勢拓展市場:氫能車適合長途行駛,而電動車則適合短途使用,從而滿足多元化的消費者需求。
在2022 年 3 月 30 日國發會頒布了「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其中就有提到要建構氫能供需體系,目標是開發氫能去碳化製程,減少碳排放,並推動再生能源的使用。長遠來看,這些措施不僅將促進台灣能源結構的多元化,也將有助於強化能源安全。同時,隨著氫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