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2024/11/18
央行打房,經濟劇變?
作者: 新文化編輯部
自2020年以來,央行祭出一系列打房政策。目前第七波信用管制,被認為是史上最重的打房手段。根據住商不動產的最新數據,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變化,僅台南市成長,月變率為3.9%;其他新北市的月變率為-26.9%,減少幅度為六都最大,接下來依序是台中市的-18.4%,高雄市的-15.1%,桃園市的-5.2%及台北市的-0.2%,顯示房屋市場已進入寒冬。
對於央行嚴厲的打房政策,建商擔心可能衝擊百業的生態。房地產的價格會升高,很大的原因是原物料上升,以及勞力成本的上升,在這個前提之下,房地產降價也就意味著建商的利潤會被降低,減少建商建設的誘因,其中的相關產業,包括家具、水電、水泥、鋼材等,都會受到影響。房地產作為百業之頭,房地產的蕭條很有可能會導致經濟蕭條,影響金融秩序。
然而,若我們檢視央行出手打房的理由,我們可以發現,央行近期出手打房,主要是因為銀行的放款資源過度集中於不動產部門,尤其投資性購屋的比例偏高,導致銀行的信用資源失衡。同時,建築融資集中在一兩家建商手中,對於金融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如果國際間來了一個黑天鵝,導致房價下跌,建商無法如期交屋,可能出現爛尾樓情況,這不僅會影響銀行的授信金額,還可能產生呆帳,進一步威脅金融穩定。此外,過熱的房市推升房租,進而帶動物價上漲,加重通膨壓力。
換句話說,央行祭出嚴厲的打房政策,他的考量點正是抑制房市過熱,以保障金融體系的穩定並防止通貨膨脹。
目前,台灣的房價普遍高於實際供需,大多是由投資需求推動。分析投資需求時,通常會看貨幣供給量。過去幾年,由於全球量化寬鬆政策、降息、台商回流等因素,導致資金氾濫,大量熱錢湧入台灣。再加上台灣長期以出口為主導,順差累積的資金流入也湧向不動產市場,進一步推升房市需求。
同時,建商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近年來,由於勞動力短缺、原物料價格上漲以及土地取得成本增加,建商的營建成本隨之上升,最終這些成本多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進一步推高房價。這些原因使得房價難以下調,因其本身有基本面的支撐。
換句話說,房價推高是多種成因導致的結果,如果央行打房過猛,而不釐清各種導致房價升高的因素,很有可能殃及無辜。除了限制自住者和換房者的購屋自由之外,更有可能導致房地產業蕭條,反而衝擊到經濟。
對於央行祭出的嚴厲打房政策,儘管其目的是抑制過熱的房市並確保金融穩定,防止通膨壓力上升,但也應考慮政策的靈活性,避免對無辜購屋者產生不必要的影響。例如,央行可以針對特定情況放寬限制,對於名下僅一戶自住房的購屋者,或因繼承取得、非自願的房產擁有者,應有適當的排除條款。此外,剛完成購屋合約但尚未辦理房貸申請者,也應審慎處理,避免新政策對其造成突然的資金壓力。
房價高企有多重因素,包括原物料價格上漲、勞力成本增加及資金市場的波動,這些都對房價形成了強大的支撐。因此,若打房政策過於急切,可能會不小心波及無辜,抑制自住需求,甚至引發房地產業的蕭條,對整體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妥善平衡政策力度,以維護金融穩定的同時保障民眾的購屋自由,才是更符合經濟與社會需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