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4/12/26 從首都市長到土城被告的這十年

作者: 梁廷瑋(新文化基金會政策研究員)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自從八月起,就開始深陷假帳風波、圖利京華城的問題,而陷入一連串的政治與法律風波。據民調顯示,民眾黨的支持度從今年1月投票率的22.07%,掉至如今剩下9%。昔日的第三勢力似乎因黨主席柯文哲的風波而陷入存在危機,而柯文哲如今已被起訴,恐面臨28年以上的重刑。從十年前的風光一時,到如今淪為階下囚,實在令人不剩唏噓。本文將為各位整理至今的柯文哲風波。

▲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圖取自自由時報)

一、民眾黨的假帳疑雲

起初,整個風暴源於帳務申報不實。8月6日,前幕僚吳靜怡爆料,柯文哲在競選時一方面聲稱經費不足,另一方面卻通過多筆授權將經費轉入「木可公關公司」,該公司負責人為李文宗的親妹李文娟。李文宗是柯文哲的高中同學,曾任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後來擔任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的財務長,關係複雜,引發圖利的懷疑。

8月9日,負責競選合作的「時樂」和「尼奧」公司發布聲明,指民眾黨的帳務資料與實際業務不符。其中,有1087萬8000元登載錯誤,更有916萬4311元與合作公司對不上帳,該金流令人起疑,且有做假帳的疑慮。

此外,「時樂」和「尼奧」的負責人戴利玲是民眾黨立法委員黃珊珊的閨密,兩家公司未與民眾黨溝通即發布聲明,外界解讀為背叛黃珊珊,但黃珊珊卻極力為戴利玲護航,令黨內人士錯愕。

8月10日,媒體人康仁俊爆料,木可公司舉辦的募款餐會所募得的77萬元未進入競辦,而是流入木可公關公司。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回應稱該餐會依「商業性質」合約進行,並非募款。但康仁俊表示,柯文哲過去受訪就明白定調是「募款演唱會」,而事實上就是以「募款演唱會」的名義在作宣傳,才開出每張門票8800元的高額價碼。


▲柯文哲假帳爭議人物關係圖(圖取自聯合報)

8月12日,柯文哲召開記者會,承認有17筆款項誤報、漏報,金額約1817萬,主要因會計師端木正擅自調節差額,進而導致此次假帳風波。端木正被爆是民眾黨「自己人」,2020年獲民眾黨列入不分區立委名單,然而,民眾黨卻火速向端木正切割,表示將提告端木正。但於此同時,國民黨議員鍾小平告發柯文哲、陳佩琪、李文宗、李文娟、端木正等人涉嫌違反政治獻金法、刑法偽造文書、背信、洗錢防制法等罪。

隨後,民眾黨的假帳疑雲持續發酵,先是爆出「大愛素食餐廳」餐費高達96萬元,後又被指控租用宣傳車的租金高達200萬元。此外,還有130筆幽靈計程車的申報、訪美費用過高、900萬元的宣傳面紙開支及475萬元的造勢費等問題,迫使民眾黨在8月19日的記者會上逐一澄清。

隨著「時樂」、「尼奧」事件發酵,黨內對黃珊珊的責任聲浪高漲。8月20日,中評會決定對她停權3年,李文宗及端木正則被開除黨籍。然而,這些處分無法平息外界的質疑。為此,柯文哲在8月29日舉行澄清記者會,公開致歉並宣布請假3個月接受調查。


▲柯文哲因假帳案件而向大眾公開道歉,並宣布請假3個月接受調查(圖取自中央社)

二、柯文哲一家的財產風波

在假帳尚未澄清之際,8月9號,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卻自爆,為了佈局2028年總統大選,想要開個「小草咖啡廳」,但由於陳佩琪身為公務員,需以兒子柯傅堯的名義成立公司,並入資10萬元,計劃在9月27日退休後接任。此舉引發批評,認為她違反《公務人員服務法》禁止兼職的規定,並可能涉及《公司法》的人頭公司問題,需承擔刑事責任。

8月26日立委林延鳳拋出了震撼彈:柯文哲於5月10日以個人名義,花費新台幣4300萬元購入台北市林森南路與濟南路口的濟南大樓48.76坪商辦。柯文哲不僅以一坪比市價多8萬的價碼買下商辦,還全部都以現金購買。其違反常理的行動令人起疑:為何要以比市價高的價格購入?為何會用現金一次繳清?更啟人疑竇的是:錢從哪裡來的?


▲濟南大樓,商辦在裡面三樓(圖取自中時新聞網)

面對這樣的質疑,柯文哲竟聲稱他的錢來自於選舉補助金,這一說法引起政界譁然。儘管選舉補助金可自由運用,但歷來候選人多用於補償選舉支出或公益,柯文哲用於購房實屬罕見,且損害其政治形象。許多人猜測,他或許是為隱藏金流而故意高價購買商辦。比起更嚴重的法律指控,重創政治形象已經是小事。

此外,陳佩琪被爆出曾參觀1.2億的豪宅。儘管她聲稱「只是看看」,但業界指出,豪宅社區對參觀者有嚴格要求,通常需提前申請和實名登記。若沒有足夠資產,實際上無法隨意看房。柯文哲雖對外聲明:「我們本來就買得起,不用裝窮。」但根據總統大選時的財產申報,柯與陳共擁有2464萬4212元活期存款及95萬4063元基金,為何他們會有能力購買豪宅?

三、京華城圖利案

儘管前面的案件曲折離奇,但令柯文哲被起訴、收押的,其實是京華城圖利案。

2020年,京華城依據都市計畫法第24條向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申請容積獎勵,提出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三項貢獻,最終獲得20%的容積獎勵。除此之外,京華城還花費44億元購買30%的容積移轉,使得容積率從原本的560%提升至840%,創下歷史新高,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然而,監察院的調查指出,京華城的新建商辦大樓應屬新建案,而非都市更新案。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錯誤適用都市更新的獎勵標準,違法通過了容積獎勵申請,成為檢方調查的重點。

▲京華城(圖取自京華城臉書專頁)

四、這還只是五分之一

京華城案只佔了柯文哲所有弊案當中的五分之一而已,除了京華城之外,還有第一果菜魚類市場、北士科、南港轉運站BOT案,以及台智光。幾乎柯文哲經手的每一項案件,都有牽扯入弊案的嫌疑。令人不禁懷疑,前述的假帳疑雲,以及柯文哲本身的財產風波,實際上都跟這些弊案有所關聯。

五、柯文哲的回應

面對媒體、民眾的質疑,柯文哲從未正面回應,釐清他的金流來源,反而將這件事情轉向到政治案件,主張是民進黨對其「政治迫害」。從柯文哲繼續宣稱自己不知情、宣稱自己第一次選舉所以不懂金錢運用,到柯文哲被羈押時,陳佩琪至看守所給予《台灣人四百年史》、《百年追求》兩本書,柯文哲一家極力將自己打造成「充滿政治理想,但不懂政治現實,因而被民進黨司法迫害」的形象,以獲得小草的持續支持。

但問題是,自始至終,民進黨一直都是一個旁觀者。一開始爆料出帳務申報不實的,是前幕僚吳靜怡,而後向地檢署提告,使得柯文哲羈押禁見的,則是國民黨鍾小平,這中間究竟與民進黨何關?即便民進黨是執政黨,但在一個民主國家當中,根本就沒有能力操縱檢調。若非前幕僚吳靜怡的爆料、若非國民黨鍾小平的提告、更重要的——若非柯文哲貪汙——他也不會落到此下場。如果柯文哲真的沒貪汙,為何不要一開始就向大眾釐清事實,而是要轉移焦點呢?

有趣的是,柯文哲一直以來,就一直批評對手財政紀律的問題。在評論美和市一案時,柯文哲就痛批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什麼都不知道,可以去死一死。」在面對國會立委爆發介入SOGO經營權之爭涉貪案時,柯文哲就說:「貪污來自縱容,長官不可能不知情。」如今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柯文哲就一概表示不知情,全都是他下屬搞的事情,與過去他批評的對象舉止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