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2019/03/08
台灣「政治娛樂化」的影響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陳聖智
隨著近年來青年公共事務參與治理的角度上來看,用閱聽眾熟悉的語言,吸引年輕人關注政治議題,創造出新的公民社會文化,就傳播效果而言,「政治娛樂化」的確可以讓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民眾以輕鬆的方式瞭解時政。然而,對公共議題的討論,如何強化閱聽眾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形成一正向的循環,也避免政治議題走向通俗娛樂,才是本命題的主軸。當娛樂作為政治「綜藝化」逐漸掌握話語霸權,甚至透過新媒體成為影響政治運作的一種社會參與,尤其成為年輕的網路世代獲取新聞知識與參與公共事務的主要媒介,對於公民社會而言,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當正面性大於負面性時,確實可引導對政治社會的全民參與,形成輿論與對施政的政府形塑政治壓力;但反之,若利益訴求與意識形態被操弄時,再加上對現實政治環境失望轉而尋求情感寄託的民眾是否能成為一種宣洩的出口,還是成為停留在公關操作,反而損害政府公信力,創造對立,不可不慎。
↑學姊黃瀞瑩被BCC點評比柯文哲還紅
娛樂化、綜藝化的輕鬆基調容易創造擴散的條件,用Everett M. Rogers(1962;2003)在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一書中提出「擴散」四要素來分析,創新、溝通管道、時間、社會體系,這四個面向在一定時間、經由社會體系中的成員透過特定管道,傳播某項創新的資訊,以達到具某種程度的共識,進而改變社會權力結構。這對於探討組織績效是有效益的,而對於公共事務上值得我們反思。數位化、科技化與全球化對各領域產生了影響,以台灣的政治選舉現象來看,候選人和網紅跨界合作增加曝光率,這現象也讓英國媒體《BBC》替2018年台灣的選舉下了綜藝化與娛樂化的結論。看似公共事務與日常生活結合,能透過「政治娛樂化」的推波助瀾,將政治權力轉移,或稱為對公共議題的傳播擴散,而隱含在其中的討論思辯、監督究責機制、透過娛樂化的形式創造了互動的機會,這本質是有益的;但「政治娛樂化」不免也帶來了帶風向、煽情、口號式的言語、天馬行空的創意、不需負責任的情感宣洩,這更需要民眾的智慧來加以判準。
在此也提供「停」、「看」、「聽」、「想」四步驟,對於「政治娛樂化」的影響應有的反思。「停」:遇到政治議題意見相左容易產生焦慮時;遇到娛樂性的宣傳與近似表演容易產生激動情感時,先停下來讓情緒緩和,換位思考,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看」:看似創新的意見,集中方向朝向目的看去,群眾利益訴求有否扭曲地表達,看看其方法是正確的嗎?「聽」:多聽聽其他意見,訴求若是一言堂,是否有助公共決策品質的提昇?「想」:即是思考的沉澱,當娛樂化、討喜、激情過後,想想政府決策的制定,是需要花時間進行全面的考量或協商討論取得共識的結果,它需要過程,不見得討喜,但符合公眾的利益。